原來東京的JR「山手線」並非環狀線?!連日本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小秘密

渋谷、原宿、新宿、池袋、秋葉原,這些代表東京印象的地區,有一個共通的特色,就是靠著一條名為「山手線」的環狀電車所串起。不管你是順時鐘還是逆時鐘坐,只要不下車,一小時後就會再回到原地。這條線可謂是東京的交通命脈,只要搭一圈就能玩遍東京,所以它也是全國最知名的一條電車線。連台中都想要建構一條山手線,就知道山手線有多知名,以及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一半土氣、一半時尚

山手線是一條環狀線,總共有30站,又分別內圈(逆時鐘方向)和外圈(順時針方向)行駛。它原本是沿著江戶時期所建造的城牆所建設。靠城壁內側行駛的是慷慨大方有錢的「江戸っ子」(edokko)所常去的地區。像是有很多寺廟的上野、離皇居很近的有樂町、書店很多的神田、有很多政治家居住的目白、有神明在很吉利的惠比壽等等。 而靠城壁外側的,則是一般東京人常常會去的地方。連接著治安不好的渋谷、有點髒亂的新宿、土氣的池袋、壞人很多的秋葉原。

很難想像,現在新穎前衛的東京站以及附近日本橋至淺草寺一帶的地區是當時最繁華的下町(庶民聚居的工商業區域)。但關東大地震時遭受到嚴重的損害,人口慢慢流到了東京西部,加上鐵路線路的增加,也讓時尚、土氣的地區代表有了大洗牌。現在的山手線上,有許多轉乘路線的東京、新宿、池袋、秋葉原、品川、上野、日暮里、新橋車站,變成是時尚、潮流的代表。而什麼轉車線都沒有的目白等等,就變成了土氣的下町或住宅區。

有關山手線的小秘密

其實山手線並非環狀線!? 原本只有品川站到田端之間才是山手線專用的鐵道,東京站到田端站之間為「東北本線」,東京站到品川站之間為「東海道本線」。
叫作什麼站,卻不一定在該區 像是目黑站,其實所在地是品川區。品川站是在港區。新宿站則是有一半以上是在澀谷區。
電車進站時廣播的人聲不同 內圈列車的廣播是女生的聲音,外圈列車是男生的聲音。所以趕時間時可以靠男、女的聲音分辨是什麼車要進站,決定要不要拔手刀狂奔。
最多和最少的乘車人數差七十幾倍 山手線上最多人上下月台的是新宿站,光JR東日本的乘客就是148萬人。最少的站是鶯谷站,只有2萬3千人。 最長和最短的站距離差5倍 山手線站間距離最長路段是田町站-品川站間,達2.2公里,最短路段是日暮里站-西日暮里站間,只有500公尺。
全線只有一個平交道 山手線的列車雖然都在路面,但只有田端站至駒込站之間有個「第二中里」平交道。
尖峰時段一台列車居然擠了3,000人以上 大家應該都看過一個畫面,就是上班時間站務人員拼命地想把人擠進車廂。這的確是東京上班族的日常。在這麼瘋狂的時段,上野至御徒町站的壅塞率是離鋒時間的二倍!一台列車也可以擠到3000人之多。
山手線一共有52列車,在尖峰時段內圈同時有24列,外圈有25列車在行走。剩下的3列則是作為預備車,在車庫中待命著。

睽違近50年新增的第30站

在2020年奧運開始前將在目前的品川車站附近新增一個名為「高輪ゲートウェイ」(高輪gateway)的車站。是1971年「西日暮里」站以來睽違近50年的新站。雖然因為疫情關係,讓高輪gateway站沒有在奧運期間發揮到旅客分流作用,但在2027年リニア中央新幹線將會在品川站停靠,相信會帶旺該區人流,讓車站使用人數也會提高。

有的人可能到東京會覺得電車和車站並沒有台北捷運的乾淨新穎,但如果想想山手線的原形可是從1885年就成形,到現在還能保持這樣的程度,其實是更不簡單的事。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